【中国发明,中国发明授权】一种小尺寸边缘修饰石墨烯与硅复合电极材料制备方法

有权-审定授权 中国

申请号:
CN201810412014.2
专利权人:
盐城师范学院
授权公告日/公开日:
2021.06.04
专利有效期:
2018.04.24-2038.04.24
技术分类:
H01:基本电气元件
转化方式:
转让
价值度指数:
57.0分
价格:
¥12300.00
484 0

发布人

龙图腾网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人龙图腾网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

18715114593
3008967067@qq.com
3008967067
18715114593
合肥市蜀山区创业产业园2期18楼龙图腾网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
  • 专利信息&法律状态
  • 专利自评
  • 专利技术文档
  • 价值度指数
  • 发明人阵容

著录项

申请号
CN201810412014.2
申请日
20180424
公开/公告号
CN108428883A
公开/公告日
20180821
申请/专利权人
[盐城师范学院]
发明/设计人
[苗中正, 陈霁]
主分类号
H01M4/36
IPC分类号
C12N 9/0008(2013.01) C12N 9/16
CPC分类号
C12N 9/0008(2013.01) C12N 9/16(2013.01)
分案申请地址
国省代码
江苏(32)
颁证日
G06T1/00
代理人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尺寸边缘修饰石墨烯与硅复合电极材料制备方法。通过小片层石墨插层化合物层间反应产生气体,剥离石墨片层得到小尺寸石墨烯材料;小尺寸石墨烯在浓硫酸和浓硝酸混酸体系中处理4h后,再用质量分数为30%过氧化氢水溶液处理2h,得到小尺寸边缘修饰石墨烯材料;将边缘修饰石墨烯材料与纳米硅颗粒超声混合均匀后,采用真空抽滤法制备独立自支撑薄膜,采用热化学法去除边缘的羧基后得到复合电极材料。本发明中的小尺寸边缘修饰石墨烯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子电导与离子电导,可改善硅基材料的倍率性能,抑制硅在循环过程中的体积效应,具备良好的分散性,与硅颗粒混合均匀,阻隔硅与电解液直接接触,降低不可逆容量。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公告日 20231024
法律状态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法律状态信息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1M 4/36
专利号:ZL2018104120142
登记生效日:20231008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合肥九州龙腾科技成果转化有限公司
变更后权利人:湖北安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经济开发区井岗路电商园一期2号楼203
变更后权利人: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阳逻开发区阳逻港华中国际产业园B-F10-2
法律状态公告日 20220705
法律状态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法律状态信息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1M 4/36
专利号:ZL2018104120142
登记生效日:20220622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盐城师范学院
变更后权利人:合肥九州龙腾科技成果转化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希望大道南路2号盐城师范学院新长校区新能源学院
变更后权利人: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经济开发区井岗路电商园一期2号楼203
法律状态公告日 20210604
法律状态 授权
法律状态信息 授权
法律状态公告日 20181016
法律状态 实质审查的生效
法律状态信息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M 4/36
申请日:20180424
法律状态公告日 20180821
法律状态 公开
法律状态信息 公开
事务数据公告日 20231024
事务数据类型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转让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1M 4/36
专利号:ZL2018104120142
登记生效日:20231008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合肥九州龙腾科技成果转化有限公司
变更后权利人:湖北安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经济开发区井岗路电商园一期2号楼203
变更后权利人: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阳逻开发区阳逻港华中国际产业园B-F10-2
事务数据公告日 20220705
事务数据类型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转让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1M 4/36
专利号:ZL2018104120142
登记生效日:20220622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盐城师范学院
变更后权利人:合肥九州龙腾科技成果转化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希望大道南路2号盐城师范学院新长校区新能源学院
变更后权利人: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经济开发区井岗路电商园一期2号楼203
暂无数据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数量(7

独立权利要求数量(1

1.一种小尺寸边缘修饰石墨烯与硅复合电极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小片层石墨插层化合物层间反应产生气体剥离石墨片层,得到小尺寸石墨烯 材料,小尺寸石墨烯在浓硫酸和浓硝酸混酸体系中处理4h后,再用质量分数为30%过氧化 氢水溶液处理2h,得到小尺寸边缘修饰石墨烯材料;

(2)将边缘修饰石墨烯材料与纳米硅颗粒超声混合均匀后,采用真空抽滤法制备独立 自支撑薄膜,采用热化学法去除边缘的羧基后得到复合电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小片层石墨插层化合物的 原料优先选择1000~10000目的膨胀石墨,其次为高定向热解石墨、鳞片石墨、微晶石墨或 者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石墨插层化合物插层剂包 含溴化碘、氯化碘、钾、钠、氯化铁、氯化镍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浓硫酸和浓硝酸混酸体系 中浓硫酸和浓硝酸的体积比优选为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小尺寸边缘修饰石墨烯尺 寸大小为石墨原料的0.5%-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真空抽滤法需要将小尺寸 边缘修饰石墨烯与硅颗粒混合溶液分多批次抽滤得到独立自支撑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热化学法是指将独立自支 撑薄膜放入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加热到170℃,时间为0.5h。

1.一种小尺寸边缘修饰石墨烯与硅复合电极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小片层石墨插层化合物层间反应产生气体剥离石墨片层,得到小尺寸石墨烯材料,小尺寸石墨烯在浓硫酸和浓硝酸混酸体系中处理4h后,再用质量分数为30%过氧化氢水溶液处理2h,得到小尺寸边缘修饰石墨烯材料;

(2)将边缘修饰石墨烯材料与纳米硅颗粒超声混合均匀后,采用真空抽滤法制备独立自支撑薄膜,采用热化学法去除边缘的羧基后得到复合电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小片层石墨插层化合物的原料优先选择1000~10000目的膨胀石墨,其次为高定向热解石墨、鳞片石墨、微晶石墨或者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石墨插层化合物插层剂包含溴化碘、氯化碘、钾、钠、氯化铁、氯化镍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浓硫酸和浓硝酸混酸体系中浓硫酸和浓硝酸的体积比优选为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小尺寸边缘修饰石墨烯尺寸大小为石墨原料的0.5%-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真空抽滤法需要将小尺寸边缘修饰石墨烯与硅颗粒混合溶液分多批次抽滤得到独立自支撑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热化学法是指将独立自支撑薄膜放入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加热到170℃,时间为0.5h。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在笔记本电脑、手机、Ipad、电动汽车电源等产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时代,锂离子电池的重要作用已经无可替代。作为负极材料,硅的理论储锂容量高达4200mAhg-1,远高于商业化的石墨(375mAhg-1),其放电电位低,可提高电池的输出电压,而较长的放电平台,可确保提供稳定的输出电压,因此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锂电负极材料。

由于硅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着体积变化大的问题,随着循环的进行电极发生粉化、脱落,导致容量迅速衰减,这也阻止了硅材料的商业化应用。目前,利用石墨烯的高比面积、优异导电性、高机械强度等特性,对硅负极的改性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通过引入石墨烯制备硅/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来抑制硅在脱嵌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提高其电化学性能。利用石墨烯的片层结构并结合纳米硅粒子可以得到硅/石墨烯复合薄膜电极,这种薄膜电极可直接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不需要额外添加导电剂和粘结剂。目前,针对硅/石墨烯复合薄膜电极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利用真空抽滤、高温还原或气相沉积等方法均可以获得这种薄膜,其中石墨烯片层可以阻止纳米硅粒子的团聚,作为弹性基体有效缓冲硅相内部的伸缩应力从而保持电极的完整性,提高硅负极的循环性能。Xiang等人将纳米硅粒子均匀分散在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干燥后的样品于500℃下热还原得到硅/石墨烯复合物,30次循环后可逆容量保持在800mAh·g-1,循环性能的提升是因为石墨烯片层缓解了硅在脱嵌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和石墨烯自身良好的导电性所致。但是因为氧化石墨烯的导电性与本征石墨烯相差甚远,硅/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的性能还有待提高;Chou等人利用机械研磨将纳米硅和溶剂热法得到的石墨烯相互混合制得硅/石墨烯复合材料,其首次放电容量和库伦效率分别为2158mAh·g-1和73%,30次循环之后,可逆容量仍保持在1168mAh·g-1。石墨烯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导电性可以缓解硅的形变应力及提供良好的导电性,但是,简单的机械混合很难使纳米硅粒子均匀地分散于石墨烯层间,从而限制了其性能的进一步提升。Ji等人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制备出多级结构的硅/石墨烯复合薄膜,容量比纯硅薄膜电极大幅提高,沉积的石墨烯薄层不仅可以缓冲硅的体积膨胀和收缩,而且将硅层间隔离,避免了硅的团聚,此外石墨烯优异的电导率提高了电极的导电性,有利于电子和锂离子的传递,但是这种方法对设备要求高、耗费大、成本高,工艺复杂。因此,寻找一种具备优良溶液处理特性与高导电率的的石墨烯材料,是制备纳米硅颗粒均匀分布且电化学性能优异复合材料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尺寸边缘修饰石墨烯与硅复合电极材料制备方法,小尺寸边缘修饰石墨烯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良好的分散性,与硅颗粒混合均匀,提高了复合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尺寸边缘修饰石墨烯与硅复合电极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小片层石墨插层化合物层间反应产生气体剥离石墨片层,得到小尺寸石墨烯材料,小尺寸石墨烯在浓硫酸和浓硝酸混酸体系中处理4h后,再用质量分数为30%过氧化氢水溶液处理2h,得到小尺寸边缘修饰石墨烯材料;

(2)将边缘修饰石墨烯材料与纳米硅颗粒超声混合均匀后,采用真空抽滤法制备独立自支撑薄膜,采用热化学法去除边缘的羧基后得到复合电极材料。

步骤(1)中小片层石墨插层化合物的原料优先选择1000~10000目的膨胀石墨,其次为高定向热解石墨、鳞片石墨、微晶石墨或者混合物。

步骤(1)中石墨插层化合物插层剂包含溴化碘、氯化碘、钾、钠、氯化铁、氯化镍等。

步骤(1)中浓硫酸和浓硝酸混酸体系中浓硫酸和浓硝酸的体积比优选为3∶1。

步骤(1)中小尺寸边缘修饰石墨烯尺寸大小为石墨原料的0.5%-50%。

步骤(2)中真空抽滤法需要将小尺寸边缘修饰石墨烯与硅颗粒混合溶液分多批次抽滤得到独立自支撑薄膜。

步骤(2)中热化学法是指将独立自支撑薄膜放入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加热到170℃,时间为0.5h。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

(1)本发明制备的小尺寸边缘修饰石墨烯材料含氧量低,片层结构破坏小,导电性好;

(2)本发明制备的小尺寸边缘修饰石墨烯材料,选用石墨原材料尺寸小,经过混酸处理后,边缘修饰石墨烯材料尺寸进一步缩小,可与纳米硅颗粒可以更均匀的混合在一起,起到包覆与导电网络作用,抑制硅在循环过程中的体积效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小尺寸边缘修饰石墨烯的SEM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小尺寸边缘修饰石墨烯与硅复合电极材料的SEM图。

图3为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小尺寸边缘修饰石墨烯/硅复合电极材料与传统氧化石墨烯/硅复合电极材料的充放电曲线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本发明列举实施例如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实施例1

(1)将0.3g无水FeCl3与0.05g 10000目石墨混合均匀,真空密闭于20mL规格真空安瓶中,1h升温至380℃,维持12h。将产物溶于稀盐酸溶液中,抽滤烘干,待用。

(2)将插层化合物取出,分散到50mL有机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中,制备5mg/mL的悬浮液。

(3)取2mL悬浮液放入容积为50mL水热釜中,向水热釜中加入4mL的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溶液,迅速固定好水热釜设备,将水热釜加热到160℃,保持1h,反应完毕,取出样品,清洗样品得到石墨烯粉末聚集体。

(4)将小尺寸石墨烯放到体积比为3∶1的浓硫酸和浓硝酸混酸体系中,处理4h。

(5)用质量分数为30%过氧化氢水溶液处理2h,得到小尺寸边缘修饰石墨烯材料。

(6)将小尺寸边缘修饰石墨烯材料与纳米硅颗粒超声混合均匀1h。

(7)每次向真空抽滤容器中滴入2mL石墨烯与硅颗粒混合溶液,抽干后反复多次滴入,制备多种厚度的独立自支撑薄膜。

(8)将独立自支撑薄膜放入DMSO溶剂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加热到170℃,时间为0.5h,得到石墨烯与硅复合电极材料。

图1包含本实施例所得小尺寸边缘修饰石墨烯材料的SEM图,表明其形貌特征。

图2包含本实施例所得石墨烯与硅复合电极材料的SEM图,表明其结构特征。

图3包含本实施例所得小尺寸边缘修饰石墨烯/硅复合电极材料与传统氧化石墨烯/硅复合电极材料的充放电曲线对比图。

实施例2

(1)将0.3g无水FeCl3与0.05g 10000目石墨混合均匀,真空密闭于20mL规格真空安瓶中,1h升温至380℃,维持12h。将产物溶于稀盐酸溶液中,抽滤烘干,待用。

(2)将插层化合物取出,分散到50mL有机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中,制备5mg/mL的悬浮液,取2mL悬浮液放入容积为50mL超临界CO2釜中。

(3)向超临界CO2釜中加入4mL的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溶液,迅速固定好超临界CO2釜。将超临界CO2釜加热到35℃,保持1h,反应完毕,取出样品,清洗样品得到石墨烯粉末聚集体。

(4)将小尺寸石墨烯放到体积比为3∶1的浓硫酸和浓硝酸混酸体系中,处理4h。

(5)用质量分数为30%过氧化氢水溶液处理2h,得到小尺寸边缘修饰石墨烯材料。

(6)将小尺寸边缘修饰石墨烯材料与纳米硅颗粒超声混合均匀1h。

(7)每次向真空抽滤容器中滴入2mL石墨烯与硅颗粒混合溶液,抽干后反复多次滴入,制备多种厚度的独立自支撑薄膜。

(8)将独立自支撑薄膜放入DMSO溶剂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加热到170℃,时间为0.5h,得到石墨烯与硅复合电极材料。

实施例3

(1)将30g溴化碘与0.05g 10000目石墨混合均匀,真空密闭于50mL密闭玻璃瓶中,置于100℃油浴环境中,加热12h,制备出石墨插层化合物,将石墨插层化合物迅速从玻璃瓶中取出并过滤。

(2)将插层化合物迅速放入容积为50mL的超临界水装置中,温度加热到374℃,压力增加到22.1MPa以上,维持1h,层间反应产生气体剥离得到小尺寸石墨烯材料。

(3)将小尺寸石墨烯放到体积比为3∶1的浓硫酸和浓硝酸混酸体系中,处理4h后。

(4)再用质量分数为30%过氧化氢水溶液处理2h,得到小尺寸边缘修饰石墨烯材料。

(5)将小尺寸边缘修饰石墨烯材料与纳米硅颗粒超声混合均匀1h。

(6)每次向真空抽滤容器中滴入2mL石墨烯与硅颗粒混合溶液,抽干后反复多次滴入,制备多种厚度的独立自支撑薄膜。

(7)将独立自支撑薄膜放入DMSO溶剂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加热到170℃,时间为0.5h,得到石墨烯与硅复合电极材料。

实施例4

(1)将30g溴化碘与0.05g 10000目石墨混合均匀,真空密闭于50mL密闭玻璃瓶中,置于100℃油浴环境中,加热12h,制备出石墨插层化合物,将石墨插层化合物迅速从玻璃瓶中取出并过滤。

(2)将插层化合物迅速放入容积为50mL的超临界水装置中,温度加热到374℃,压力增加到22.1MPa以上,维持1h,层间反应产生气体剥离得到小尺寸石墨烯材料。

(3)将小尺寸石墨烯放到体积比为3∶1的浓硫酸和浓硝酸混酸体系中,处理2h后。

(4)再用质量分数为30%过氧化氢水溶液处理1h,得到小尺寸边缘修饰石墨烯材料。

(5)将小尺寸边缘修饰石墨烯材料与纳米硅颗粒超声混合均匀1h。

(6)每次向真空抽滤容器中滴入2mL石墨烯与硅颗粒混合溶液,抽干后反复多次滴入,制备多种厚度的独立自支撑薄膜。

(7)将独立自支撑薄膜放入DMSO溶剂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加热到170℃,时间为0.5h,得到石墨烯与硅复合电极材料。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价值度评估

技术价值

经济价值

法律价值

0 0 0

57.0

0 50 75 100
0~50 50~75 75~100 价值较低 中等价值 价值较高

专利价值度是通过科学的评估模

型对专利价值进行量化的结果,

基于专利大数据针对专利总体特

征指标利用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对

待评估专利进行高效、智能化的

分析,从技术、经济和法律价值

三个层面构建专利价值评估体

系,可以有效提升专利价值评估

的质量和效率。

总评:57.0


该专利价值中等 (仅供参考)

        该专利的技术、经济、法律价值经系统自动评估后的总评得分处于平均水平,可以重点研究利用其技术价值,根据法律价值的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使用借鉴方式。
        本专利文献中包含【4 个实施例】、【4 个技术分类】,从一定程度上而言上述指标的数值越大可以反映出所述专利的技术保护及应用范围越广。 【专利权的维持时间7 年】专利权的维持时间越长,其价值对于权利人而言越高。 尤其重要是,该专利 【权利转移2 次】、 都从侧面反应出该专利的技术、经济和法律价值。

技术价值    29.0

该指标主要从专利申请的著录信息、法律事件等内容中挖掘其技术价值,专利类型、独立权利要求数量、无效请求次数等内容均可反映出专利的技术性价值。 技术创新是专利申请的核心,若您需要进行技术借鉴或寻找可合作的项目,推荐您重点关注该指标。

部分指标包括:

授权周期(发明)

37 个月

独立权利要求数量

1 个

从属权利要求数量

6 个

说明书页数

4 页

实施例个数

4 个

发明人数量

2 个

被引用次数

0 次

引用文献数量

0 个

优先权个数

0 个

技术分类数量

4 个

无效请求次数

0 个

分案子案个数

0 个

同族专利数

0 个

专利获奖情况

保密专利的解密

经济价值    9.0

该指标主要指示了专利技术在商品化、产业化及市场化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预期利益。 专利技术只有转化成生产力才能体现其经济价值,专利技术的许可、转让、质押次数等指标均是其经济价值的表征。 因此,若您希望找到行业内的运用广泛的热点专利技术及侵权诉讼中的涉案专利,推荐您重点关注该指标。

部分指标包括:

申请人数量

1

申请人类型

院校

许可备案

0 次

权利质押

0 次

权利转移

2 个

海关备案

法律价值    19.0

该指标主要从专利权的稳定性角度评议其价值。专利权是一种垄断权,但其在法律保护的期间和范围内才有效。 专利权的存续时间、当前的法律状态可反映出其法律价值。故而,若您准备找寻权属稳定且专利权人非常重视的专利技术,推荐您关注该指标。

部分指标包括:

存活期/维持时间

7

法律状态

有权-审定授权